信願行是分不開的,密切關聯。「受者,信受。持者,執持」。淨土法門它從有門入,它不是空門,教我們執持,執是什麼?執著。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了,只執著阿彌陀佛,經教裡面,我們只執著《無量壽經》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從執著,契入進去之後就不執著,從有執著到無執著,叫暗合道妙,不可思議。「依教奉行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一定要遵從經典的教誨,經典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誨,展開經卷,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我面前,恭恭敬敬接受,老老實實的去奉行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專念阿彌陀佛。「同時復書寫、讀誦、讚歎、演說、供養」,這都是天天要做的。書寫,我們今天編印;讀誦,每天要認真去學習;讚歎,讀誦經典是讚歎,一心專念是讚歎;演說,演是表演,要把我所學的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,我做到了。表演給別人看,這是什麼?身教,身教而後才有言教,言教是說。以此功德供養《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,真做到了就是真供養。
【人身難得佛難值。信慧聞法難中難。】
這一小段的兩句,實際上就是講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。一定要珍惜這次的機會、緣分,決定不能空過。我們看念老註解。「右段表佛智深廣,唯佛能知」,這佛的智慧。「二乘賢聖皆不能測」,二乘是聲聞、緣覺,小乘的賢聖,阿羅漢是賢人,辟支佛是聖人。小乘的賢聖,他們不知道佛智慧,佛究竟有多大的智慧他不知道,「何況凡夫」。今天科學家、量子力學家新的發現,非常不容易,居然他們能夠發現阿賴耶。佛在經上有說過,真的兌現了。阿賴耶的三細相變現出宇宙、變現出萬法,惠能大師說得很簡單,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。自性為什麼會能生萬法?自性本身什麼現象都沒有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雖然什麼現象都沒有,它含有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。含在哪裡?自性遍一切處、遍一切時,那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也是遍一切處、遍一切時,無處不在。沒有緣它不現,不是它沒有,佛家講隱現,沒有緣的時候它隱,有緣它就現。能生萬法是現了,不現的時候,惠能大師第三句說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這是在隱的狀態之下,不現;「能生萬法」就是變出來、現出來了,能生能現。但是它現的時候,第一個就是現阿賴耶,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念不覺,這一念不覺,就阿賴耶出來了,阿賴耶變現出萬法。
阿賴耶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叫藏識。藏是什麼?像倉庫一樣,資料室一樣,這裡頭什麼東西都有,一樣都不缺。佛說的這裡面有三個東西,業相、轉相、境界相。確實像萬花筒裡頭只有三個東西,不同顏色的三個紙片,只有這三個東西。你拿在手上去轉,千變萬化,無量無邊,你永遠看不完的,它統統在裡頭變現,妙極了!萬花筒是小宇宙,它裡頭藏的祕密讓你慢慢去體會。宇宙之間的變化就是這樣的,動它就變化,不動它就沒有變化。十法界在動,諸佛菩薩的實報莊嚴土不動,不動能不能看到?能看到。但是就看到一個相,它永遠不動,所以叫一真法界。轉動呢?轉動叫十法界。十不是數字,十代表無量,你這一轉動,無量無邊,而且看不到兩個相同的。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真的一定能看到,假的,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所以不可得。《般若經》上講的,「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,在萬花筒上能夠體會到。
「故應捨盡執情,唯當仰信」。我們對佛,端正的心態是對佛敬仰、對佛尊重、對佛有真的信心。仰信,這個信裡頭帶著有誠敬,這叫仰信,仰慕。一定要把情執放下,情執是什麼?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這個東西要放下。「今幸具信慧」,我們很榮幸、很幸運我們具足真信、具足智慧,智慧能理解,才能產生真信。「能聞此法」,沒有信慧,這法你不能聽,你聽不進去,以為它是幻想,它不是事實。所以這裡加了一句,「切莫錯過今時」,這個話慈悲到極處,千萬不要錯過今時,這一生。不說一生說今時,為什麼?明天我還在不在誰敢保證?人命在呼吸之間,這一定要明白。學佛之後不貪生、不怕死,生死是身。修行重要,今天不可以空過,認真學習。「海者喻也,如來智慧深廣無涯,猶如大海,故云智慧海」。佛經上這個字常用,比喻廣大沒有邊際,都用它來形容。如來是智慧海,在六道凡夫叫業海,造業,也是無量無邊。實際上,眾生的業海跟如來的智慧海是一個海,不是兩個海,迷了,智慧海就變成業海,悟了,業海又變成智慧海,沒有兩樣。所以生佛不二,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對自己要知道尊重,要真正發心在這一生當中成就。因為你本來是佛,只要你肯覺悟、回頭,你今生作佛,你就會成佛。
作佛不一定要出家,這個諸位要知道,無論在哪個行業,你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,都叫做佛事。什麼事都是佛事,什麼樣事業都能成佛。特別是淨宗教育,淨土教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。為什麼?心裡頭有佛,口裡頭有佛,那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我用佛心去做,我用佛口去演,那就是自行化他。淨宗同華嚴境界,華嚴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。圓人說法哪一法不圓?提一個問題問你,哪一法不是佛法?明白覺悟了,為什麼?什麼叫佛法?凡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全是佛法,自性是佛。一切法到最後還回歸自性,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什麼時候回歸?覺悟就回歸,迷了就遠離,一悟就回歸。所以,一切法皆是佛法,不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一切法皆是佛法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它怎麼不是?
在有情眾生,我們人這個身分,有佛性,佛性就是佛法,就是佛身;在一切萬物,花草樹木、山河大地有法性,法性就是佛法。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?法法皆是。開悟的人,所謂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無論哪個行業,無論做什麼事情,你沒有離開。怎麼沒有離開?我心裡是阿彌陀佛,口裡是阿彌陀佛,沒離開。我心要是想去別的,雜念,那就離開了,那就遠了。不念佛,心裡沒有一個念頭,那是真的,但是我們做不到。做不到,今天佛大慈大悲,教我們心裡保持一個念頭,保持阿彌陀佛這個念頭,這個一般人可以做到。叫一念不生,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那不能普度眾生,那不是普世教育。普度眾生,普世教育要人很容易接受。真的,上從等覺菩薩,下到地獄眾生,都可以受持,都能夠修學,這才叫普世教育。普世教育只有念佛法門。
所以佛的智慧海,『唯佛與佛乃能知』,眾生的業海,眾生的煩惱海,也是唯佛與佛乃能知,都不是凡夫能明瞭的。「如《法華經方便品》曰: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,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」。這個稀有難解之法是什麼?就是實相,諸法實相,一切法的真相。現在我們也知道了,我們知道不是我們證得的,是我們聽說的,我們聽佛說的。真相是什麼?真相是無所有、是畢竟空。我們怎麼知道的?聽到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,豁然大悟,明白了。佛問,問得很巧妙,就一般凡夫所講「心有所念」,你心裡起個念頭,這個念頭你很清楚。可是這一念裡頭你把它分析,有幾念,微細的念頭有幾個?有幾相?有幾識?這念頭裡有這麼多東西,我們不知道。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「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」,先答覆他幾念,三十二億百千念。幾相?「念念成形」,就是形相,每一個念頭都有形相。「形皆有識」,識就是受想行識,每一個形相都有受想行識。我們回想一下《心經》,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是深般若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他照見什麼?照見彌勒菩薩所說一念。那一念為什麼是空的?一念不可得,立刻就沒有了。
這個現象,德國科學家普朗克發現了,講的沒有彌勒菩薩說得這麼清楚,他只是看到意識的現象,他講意念,非常快速的頻率在振動,產生物質現象。你看跟彌勒菩薩所講的接近,但是彌勒菩薩說得清楚,他說得含糊。快速,快到什麼程度不知道。彌勒菩薩講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,百千是十萬,三十二億乘十萬,三百二十兆。如果我們用秒做單位,一秒要能彈五次,乘五,一千六百兆。五蘊這個現象,它能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它存在時間這麼多。所以普朗克說,根據他研究所得的結果,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,因為物質這個東西存在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。我們再想想,我們看電影更容易清楚,以前這種幻燈片,這是幻燈片,電影的底片是幻燈片,打在銀幕上,一秒鐘多少張?二十四張,我們看到電影銀幕上就很生動了。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張,不是二十四張,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假的。這個事情普朗克看清楚了,他看到了,所以他說沒有物質這個東西。物質是什麼?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連續不斷產生一種幻覺,你以為它是真的。就好像看電影一樣、看電視一樣,你以為它是真的,實際上每一個相都不一樣,所以這種現象是相似相續相。如果完全是一樣的,可以說是相續相,它不一樣,每個念頭都不一樣。大同小異,找不到完全相同的,相似相續相,沒有這個東西。不但物質沒有,精神現象也沒有,它存在的時間是相等的,意念存在的時間也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。不但精神現象沒有,連自然現象也沒有。自然現象是能量,阿賴耶的業相。所以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我們聽了普朗克的報告,看到經典上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,這兩個一對照,明白了。
今天我們讀這句話,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,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」,現在我們知道了。但是我們是聽到的,不是自己親證的,自己親證得受用。得什麼受用?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放下了,為什麼?統是假的,你打妄想叫白打了,執著也白執著了,執著不到,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執著到。你說我要把它佔有,不可能,你要等死了才曉得帶不去。沒有想到就現前,就這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你怎麼得到?根本就得不到,你還拼命想去得到,這不在打妄想嗎?這不自找苦吃嗎?念念不可得。這個念不是佛問的那個心有所念,那個念太粗了。心有所念這個念,一彈指裡就三百二十兆生滅現象,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,怎麼能得到?所以佛跟我們講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真的,真是在作夢。你把樣樣事情都當真,錯了,大錯特錯;全是假的,一切法不可得,你才能得大自在,必須要證得這個境界,真得大自在。得大自在的,如來世尊、法身菩薩。真正證得,在六道、在十法界沒關係,為什麼?遊戲神通,你全都知道了,全是假的。你在十法界、在六道你決定沒有執著,決定沒有分別,決定不起心不動念。那是什麼?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沒兩樣。他來幹什麼?他來救度眾生的,他來表演的,他什麼都能表演。像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他統統都可以表演,那真的是法身菩薩,真的是諸佛如來。有沒有?我相信有,不但有,我相信還不少,只是人家不暴露身分,沒人知道,身分只有他自己曉得。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確實很幸運,佛經這麼難的東西,科學家幫助我們,我們明白了。科學家發現這個東西不過三十年,三十年之前的佛學的這些老法師沒聽說過。只是聽古人這麼說法,講經的時候也是這麼講,依樣畫葫蘆。我們看到這些科學報告體會得更深,這個深度超過前人,但是不能超過證果的人,大徹大悟的人我們沒有辦法,比不上他們。在解悟上,不是證悟,解悟上我們超過他們,真正證悟的人我們比不上他們。
「又云:無漏不思議,甚深微妙法,我今已具得,唯我知是相,十方佛亦然」。這是《法華經》上的話。「可見佛所成就無漏、甚深、不可思議之微妙法」,還是這一句,「究竟諸法實相」,對於這一切法的真相究竟明白了,真搞清楚了,「唯佛能知」。確確實實今天這些科學家能發現到阿賴耶,阿賴耶從哪來的不知道,這個佛知道。科學跟哲學發展到今天,佛在經上有說,早就說明了,他們的境界到此為止。為什麼?佛說的,八識裡頭意識的功能最大。意識就是思想,思想確實沒有邊際、沒有範圍。他說大,今天講的太空物理,研究宇宙,大宇宙,能夠想到宇宙的邊緣。從小,他能夠看到阿賴耶,能夠想到阿賴耶,再就沒有辦法了,這就是它的範圍。思想是妄心,法界虛空界是妄境,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,阿賴耶是妄心,妄心能緣到妄境,緣不到真實,所以真實它就沒有辦法。真實要怎麼樣?真實要放下就知道了。不用心意識,你就見到了,你才能證得。心是什麼?起心動念。釋迦牟尼佛問的,心有所念,那是阿賴耶的業相,幾識是阿賴耶的轉相,幾相是阿賴耶的境界相,你看佛問的這三樁事情。這三樁事情統統不可得,為什麼?它能夠存在的時間只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你怎麼得到?沒有辦法!真的像一道閃光一樣,那麼快速,立刻就沒有了。這個閃光在我們面前,我們還沒看到,眼睛來不及,眼睛速度跟不上,它太快了。我們有沒有見到?沒有見到。是真沒有見到,不是假的。這個閃光什麼?就是現象,我們現在看到的閃光是它的連續相,相似相續相,它的真相一個都看不到。
可是這個真相佛知道,為什麼佛知道?佛不起心不動念,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。自性是非常靈敏,極其微細的東西它都清楚,也就是說,它的速度能跟你的速度相等,甚至於超過你的速度。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現的,佛經上常說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心就是自性,所有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的,離開自性一切法都沒有。自性是永恆不變的,叫常住真心,就是它不生不滅,它如如不動。惠能大師見性都說出來了,自性清淨的,從來沒有染污,不生不滅、本自具足,前面我們講的,它能生萬法。本自具足,實在講並不很多,但是它起作用的時候出生無盡。所以對這樁事情我都想了很久,以後想到萬花筒,很相似,是這麼個道理。你掌握到這個原則,無事不辦。
像中國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東西,四科,這四科無論是古時候、現在,無事不辦,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就行了。你用在你自己身體上,你是聖人,這四科你全都做到了,聖人。堯舜禹湯,聖人,聖是什麼?這四樣他都做到了,他一個都不缺,缺一個叫缺德,他不缺,聖人。四個都做到了,還有一些欠缺,不圓滿,賢人。能夠做到三分之一,做到一半,君子。統統都沒有,全都沒有了,在佛法叫凡夫,六道凡夫,全沒有了。所以,這四科統統做到,身心健康;家庭落實,你家庭美滿幸福。你用它來經營一個公司,那就是現在日本的稻盛和夫。你用在一個國家,這個國家大治,盛世就出現,太平盛世就出現了。就這麼四樣東西,就像萬花筒一樣,四樣東西,千變萬化,沒有一個不美,沒有一樣不好,妙不可言!
這個東西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這是什麼?這是佛法,這是大乘,這個東西跟《華嚴經》沒有兩樣,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。你要懂得它的話,會運用它的話,真是自度度他。佛法裡面教給我們的,你看淨業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大願王,全擺平了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是華嚴境界,諸佛如來的境界。十善業道,從凡夫境界到如來境界,就十樣,就像萬花筒一樣千變萬化。你看它在比丘,它變了多少?三千,三千威儀;三千威儀一歸納,十善業,十條。在大乘菩薩,八萬四千細行,就十個,一展開,八萬四千細行。到如來果地上、法身菩薩,無量無邊,歸納起來就十條,不能小看它。中國人講的德目,裡頭還有重複的,五常,仁義禮智信五個字,四維禮義廉恥,你看禮前面有,仁義禮智信裡面有,有重複的;八德,孝悌忠信、仁愛和平。就是連重複一起算,德目只有十七個,一展開無量無邊,總綱領不多。
淨業三福是最高的指導原則,教我們怎麼修法。但是根之根,世法、佛法沒有兩樣,孝親尊師,根之根。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,這兩個根要是沒有了,出了問題,全都沒有了,你學什麼都不能成就,假的。偽裝得再好,他是假的,不是真的,總有一天你的面目暴露了,到那個時候人家把你看穿了,一文不值。人不能不孝父母,不能不尊老師,佛說得好,我們的身體,身命得自於父母,我們的智慧,慧命得自於老師。人有兩條命,身命跟慧命,慧命比身命還重要!不孝父母,不敬師長,這個罪業就是無間地獄。佛門裡面,五逆罪裡頭有,第一個殺母親,第二個殺父親,這不孝父母,第三個殺阿羅漢,阿羅漢是老師,第四個出佛身血,第五個破和合僧,破壞正法的僧團。障礙正法,破壞正法,這五逆罪是阿鼻地獄,一切罪裡頭最重的。誰敢犯?不相信因果的人他敢,不相信因果。這個東西不是不信就沒有,信則有,不信就沒有,那我也不相信了。它不信還是有,不管你信不信,到你命終的時候它就現前,你跑不掉。所以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常常想著佛陀的教誨,聖賢的教誨,地獄可怕。自古以來,多少人畏地獄苦,他才發菩提心。只有不相信因果,佛法叫一闡提,一闡提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叫沒有善根,他不相信,他不怕,可是到時候後悔莫及。
這裡講了好多個諸法實相,真相。佛知道,釋迦牟尼佛知道,十方佛也知道。可見佛所成的無漏、甚深,無漏就是我們常常講的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,就叫無漏。漏是煩惱,起心動念就有煩惱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甚深,甚深是很難理解,說都沒有辦法說,怎麼能叫聽的人會聽懂。所以不可思議,無法想像,無法言說的微妙法,這個法叫究竟諸法實相。真的徹底明白了,搞清楚了,唯佛能知。『聲聞億劫思佛智,盡其神力莫能測』。聲聞是小聖,阿羅漢。我們覺得阿羅漢的神通、智慧已經不得了,跟佛比差遠了,差太遠,他是小學生,佛是博士班畢業的,莫能測。「如《法華經方便品》云:我及十方佛,乃能知是事,是法不可示」,這就是諸法實相,沒有辦法指示,不可說。「除信力堅固之大菩薩外,餘無能知者」,這講到信。現在人的問題確實出在信心失掉,這就增加非常大的難度,不信。今天如何能夠幫助人把信心找回來,我們才有救,不信就沒救了。信心具足,就是經上講的大心凡夫,對於佛所說的甚深微妙之法他能信,這個不容易。所以這經本上很重要關鍵的字眼,我們決定不能疏忽。
淨土大經 593 集